有一种称呼叫老兵;有一种讲述叫感动。他们在血气方刚的青年时代,在不同的战场为祖国洒热血,铸就了一曲青春赞歌。虽然过程都是那样刻骨铭心,但如今再回忆往昔,老人们说得最多的都还是怀念军旅生活。

    近日,在建军86周年之际,记者走访多位“老兵”,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听他们讲述自己的传奇故事。


策划:张昕  组稿:张昕 郭晓琳 蔡丽莹  视觉设计:刘佳佳
  • 又到“八一”建军节,这几天,广宁八一生态农场格外热闹,来自各个地区的复退军人慕名而来,在参观了农场后,与贾东亮共叙战友情的同时,也学习“东亮精神”。 提到贾东亮,不得不想到一个词——梦想。来到八一生态农场,记者最好奇的莫过于这一点。当初为什么会放弃去城里的优厚条件,只身来到偏僻的荒山?在这座庄园里,又承载了贾东亮那些沉甸甸的梦想? 庄园梦:开启十几年的坚持 “说到梦想,看似很空,但它却是支撑我坚持下来的动因。”八一生态农场场长贾东亮如是说。“小的时候,爸爸在国营的果园工作,我经常在放学后,就爬到果树上看书,渴了饿了顺手就能摘到果子吃。那时就想,要是我长大后能拥有这样的果园该多好。”[详细]

  • “八一建军于南昌,南征北战杀敌忙。解放全国来建国,海陆空炮更辉煌。”在八一即将到来之际,当记者来到退伍老兵李坚家中时,这位87岁的老人拉着记者,讲起了他自己编写的这段顺口溜。 虽然已经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了,可是老人除了耳朵有点儿背外,身体还是很硬朗,说话的声音也特别洪亮,“我现在每天五点钟起床,去城东公园做八段锦锻炼身体,而且每天都要看新闻读报纸。” 虽然已经退伍了,可是老人对于国家大事都很关心,定期会与老战友聚一聚,聊聊当年的战斗经历,“当年我14岁入党,参加了闽粤赣边区纵队。在读书的时候就办夜校,给农民们讲课党校老师,宣传抗日政策。”[详细]

  • 说话简洁洪亮,虽然行动不便但每天一定要坚持走路,这是四野老兵韩佐卿给周边邻居的印象。1945年参军,最初只是为了给被日本人杀害的母亲报仇,但是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之后,他英勇杀敌,先后经历了辽沈、淮海等几大战役,渡黄河南下,参与了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等地的剿匪战役,立下赫赫战功。 高高的个头,洪亮的嗓音,说起话来铿锵有力,韩佐卿看到记者就撩起裤管,指着膝盖下面的伤疤说道,“这是我们攻打秦皇岛的时候,国民党战机给我留下的伤疤。我算是命大的只是受了点儿伤,我曾亲眼看见有的战友因为被弹片击中大腿失血过多而死亡。”因为连年的南征北战,韩佐卿的身上大小伤口不下三处,其中在臀部还残留着弹片没有被取出。[详细]

  • “我还记得第一次上战场时的心情,当时心情既紧张又害怕,就想着多消灭几个敌人。”曾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陈卓熙告诉记者,虽然上战场之前曾经接受过军事训练,但是当面对着真实敌人的时候,不少战士都会有紧张和害怕的心理,但是当打响第一枪之后,就必须要勇往直前,“因为只有消灭更多的敌人,你才会有希望生存下去。” 1979年2月17日,当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第一枪时,陈卓熙和他的战友就开始进入前线,他们组成的穿插营,十多天没有睡觉,急行军挺进敌人后方十公里,与正面战场的部队配合,对敌军形成了包围的攻势,“当时我们走的都是小路,不但天黑很难看清路,而且地下都埋有地雷,要抢时间还要谨慎避雷,十多天都没敢睡觉。”[详细]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西江日报报业成员企业 肇庆市西江报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江网) 版权所有(C)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粤ICP备09102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