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 报料热线
刘佳佳
2013-07-30  11:26      西江网    


实习生 刘汝璐 张月华 黄瑾瑜

炭相是一门日渐式微的“夕阳行业”,而炭相艺人作为炭相的最后坚守者也逐渐被时光抛弃,被挤到社会的边缘。近日,记者走访城中路一家炭相铺,了解他们的故事。

罗勇新,肇庆有名的炭相师傅,在城中路画炭相已有二十几年了。小小的炭相铺窝在古式的骑楼里,墙上挂的全是炭相成品:艺人、政治家、普通人……此时,罗师傅手持炭笔,对着一张一寸黑白照,一笔一笔地在白纸上描摹、勾勒。偶尔,他会拿起专用的放大镜套在照片上,以观察人物脸上的细节。罗师傅在画的同时还会用干燥的毛笔扫一下纸上的炭精粉,以打造阴影效果。一般来说,一张炭相可以卖到一百多,比较大的甚至要卖五百多块。如此高昂的费用,是因为它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一般需要三至四小时才能完成一幅十寸大小的炭相,有时候还要通过放大镜来观察人物细节,很考眼力。“画这个真的很费神,三四个小时盯着看,眼力差一点都不行啊!”罗师傅感叹道。

炭相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保存时间久而被人们广泛接受。在摄影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更受人们重视,一般只有身份地位显赫的,或有钱人才请得起师傅给自己画。由于近年来彩色照片流行、数码相机普及,炭相受到很大冲击,许多炭相师早已停笔或改行。相比起照相的方便快捷,炭相的耗时量大以及高花费成了它的桎梏。很多人还把炭相误解为单纯的“遗相”,认为不吉利,因此少有人愿意去让别人画自己,也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去学。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辈的炭相艺人总会离去,而新生代的炭相艺人却少之又少。炭相,面临着何去何从的严峻考验。

罗勇新告诉记者,如今正免费招收一批学徒,以继承这一工艺。然而他却没有急于要把手艺传给儿子,“我没有勉强自己的儿子去学。一方面是希望逐渐培养他的兴趣,另一方面是怕他还太年轻,学不成。”他一边画炭相一边说。画炭相很讲究心境,心境浮躁的人很难学好,且学习炭相还要求有一定的绘画天赋。这样一来,炭相的“继承人”就越来越少。

如今,炭相并不能作为一门艺术登上展览大厅等“大雅之堂”,只能被视为一种民间工艺,在夹缝中生存。与国画、水彩等领域的绘画相比,炭相的发展道路举步维艰。罗师傅认为这主要是大众在思想观念上对炭相存在偏见,认为它是给去世的人画的,不够“雅”。其次,它一般只画人物肖像,取材范围较窄。为此,罗师傅还特意去学习素描,把西方的技术融入其中,并开始尝试画彩色炭相,开拓创新。罗师傅笑言:“以后尝试用炭精粉画山川、虫鱼、鸟兽也是可行的。”

记者手记: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老行当逐渐离开人们的生活,淹没在历史中,流失在时光里,被人们遗忘。在服务大众的同时,炭相也是一门独特的绘画艺术,值得人们去尊重和保护。

实习生 刘汝璐 张月华 黄瑾瑜

----------------------------------------------------------------------

(西江网版权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西江网网站声明

       为了更加真实记录当今社会的各个层面,我们希望透过镜头下的影像,把一个真实肇庆的人和事介绍给大家,欢迎你把自己用镜头记录的“肇庆影像”图片与网友共同分享。现征集线索及图片,图片内容以社会各个层面的人物为拍摄主对象。  
        联系方式:0758-2722284
        邮        箱:381188602@qq.com
        联  系  人:刘佳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西江日报报业成员企业 肇庆市西江报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江网) 版权所有(C)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粤ICP备09102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