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对PM2.5贡献不小?北京官员的这一观点引来不少争论。有网友调侃“建议采取摇号方式做饭”。另有专家认为,对居民油烟排放进行集中管理,对餐馆油烟过滤系统加强制度化监管,可减少很大一部分PM2.5。其中并不涉及市民减少烹饪行为部分。
   “烹饪对PM2.5贡献不小”,也非无稽之谈,数据表明:在夏季北京城区PM2.5污染源中,烹饪源能占到15%-20%左右,汽车和相关产业占到40%-50%,外地污染传输占30%,扬尘占的比例少于10%。 该观点到底有无科学依据?又是否会影响市民日常生活?

    策划编辑:刘佳佳   2013年10月15日

日前,北京市政府外事办主任赵会民在回答记者关于空气质量问题时表示,“城市大了之后,中国人习惯的烹饪,对PM2.5的贡献也不小,希望市民配合做好清洁空气的工作。”这一观点迅速引发网友的争议。网友都在说,那咋办?让我说,就凉拌!凉拌不会冒烟!还有网友调侃,以后做饭也得“摇号”了。

“烹饪对 PM2.5贡献不小”,也非无稽之谈,数据表明:在夏季北京城区PM2.5污染源中,烹饪源能占到15%-20%左右,汽车和相关产业占到40%-50%,外地污染传输占30%,扬尘占的比例少于10%。

为了验证“中国式烹饪”对于PM2.5的影响,不少人进入厨房亲身实验,比较蒸、煮、炸等不同的烹饪方式对PM2.5数据的影响。结果发现,蒸、煮方式,产生的PM2.5并不多;而油炸、炒菜时,PM2.5则迅速飙升8倍到近20倍,达到严重污染甚至爆表的级别。可见,虽然油烟对整个大气环境的“贡献”不大,但对于室内小环境来说,确实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做湘菜和川菜时,油烟量明显高于做粤菜。



    “中国人习惯的烹饪对PM2.5的贡献也不小”,引爆了网民的调侃和讨论。实验显示,烹饪确实能产生PM2.5,特别是油炸和炒菜时,PM2.5则迅速飙升8倍到近20倍,达到严重污染甚至爆表的级别。

     评:一滴墨水滴到水瓶里,水瓶也会变黑,但这能证明墨水对海水污染的贡献吗?这种偷换统计基数的实验,就像茶水验尿一样可笑,把探测器放进机动车尾气筒里岂不是更有说服力?问题不是炒菜会不会产生PM2.5(因为这是废话),而是烹饪对整体大气污染的贡献如何,相对于工业污染和机动车尾气又如何。否则,即使全民凉拌黄瓜,PM2.5也不会减少多少。

    “中国人习惯的烹饪,对 PM2.5 的贡献也不小,希望市民配合做好清洁空气的工作。”近日北京市政府官员的“烹饪影响 PM2.5”论一出,迅速成为微博热门话题,引发网友一片热议。昨天记者采访西安市环保局了解到,相比机动车、燃煤和工业扬尘,烹饪油烟并不算主要的PM2.5来源,所占比例也相对较小。

    如何配合政府做好清洁空气工作?记者在网上看到来自各方的建议,南都周刊的官方微博回应称:“更好配合是要大家都别吃饭了饿肚子等着成仙的意思吗?”“盯着老百姓烧饭那点事儿,合适吗?”网友任笑霏说:“建议北京市民炒菜实行单双号限制,单数楼层只能在单号做煎、炒、炸、烧、烤、烩、爆、熘、煸、炝,双号只能蒸、煮、煲等,双数楼层反之。

       公共环境研究中心马军认为,烹饪影响PM2.5“听似没有道理,其实是有道理的”,跟西方和日本不同,中国人烹饪更多的是用“炒”,产生的油烟是要多一点。他解释说,在扩散条件好、居住稀疏松散的情况下,烹饪排放的油烟很容易扩散,对PM2.5不会有太多影响。但在扩散条件不好,人口密度很大的时候,适当建议绿色餐饮,对减轻雾霾天气还是有好处的。

      马军说:“在重污染日的时候,其实可以适当倡导绿色餐饮,建议市民少用炒、煎的方式做饭,可采取蒸煮、凉拌的方式,减少油烟排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西江日报报业成员企业 肇庆市西江报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江网) 版权所有(C)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粤ICP备09102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