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 报料热线
郝蕊
2014-5-23   14:30      西江网    
记者 郝蕊

肇庆的老街,既不美丽,也难言风情,但是,行走其中,却自有一番真实的韵味。斑驳的外墙,残留的旧招牌,新漆了的木门,就连出没于街头巷尾的摩托车,都显得那么真实,置身其中,你能感受到历史在肇庆的老街流淌。

名字里都是故事

对于很多市民来说,一些老地名有太多的历史典故。五经里、学前巷、十字路、米仓巷,这些富有历史意义的地名沿用至今,读懂这些地名,就读懂了肇庆的历史。

五经里取义于“五经”,一说此地古时人才辈出;另一说是此地在肇庆府学宫附近。存有不少古井和老房子。五经里南接阅江路,北连光明街,长132米,宽3米。原称盛宁杜,明代中期改称五经里。“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改称“向群街”,1981年复称 五经里。此街曾经声名显赫:从明代成化至清代光绪的400多年时间里,五经里有3人高中进士,7人考中举人。

学前巷,包括学前东巷和学前西巷,此巷始于清朝晚期,因在肇庆府学宫附近而得名,肇庆府学宫也就是文庙 、高要学宫,正对面的一条小路是朝圣路,旧称青云路,有青云直上之意。因在肇庆府学宫大门前得名,是走向学宫朝拜孔圣人的道路。

宝月路因宝月台而得名。有关宝月台的来历,肇庆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据传,宝月台原称补月台,由人力运土夯筑而成。宋皇佑中期(1058年左右),古端州开始筑土城墙时,原计划城墙取东向西,城廓要建成月字形,取“日月穿城”的吉利涵义。本来,城墙的设计图纸将城东的石头岗(今阅江楼处)、城西的龙顶岗两个制高点也划入了城内。不料指挥筑城的官员不知何故,没有按图纸施工,竟然将石头岗和龙顶岗置于城外,将设计为月字形的城廓建成了日字形。于是,端州府城筑好没多久,筑城官员又命令民工夯土筑台,在北门的池塘中筑起一个“50余丈宽广的土台”,形如圆月,这样便是“日月合璧,七星耀彩”,月出就星亮了。这座土台原称补月台,后改称宝月台。“宝月荷香”是肇庆市著名一景。每年盛夏,近百亩的宝月荷塘内全是一片红荷翠叶,荷香四溢,沁人心脾。宝月荷花浓厚的文化气息与肇庆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浑然天成,置身其中,心随荷花怒放。

商贸繁荣的老街市

天宁路,南起江滨东路,北至七星岩牌坊。从正东路以前的“大钟楼”分开,向北为天宁北路,向南的原是一条狭窄的路,因没有自来水,居民都要经这条路到西江河挑水而得名“水街”,1924年才改称天宁南路。建设三路—天宁北路—端州四路这“U”型街区是肇庆商业最繁华的路段之一,出门闲逛总得去这三条路走走)

新街和立新街他们是对好兄弟,立新街是“旧街”,因旧街不能通小车等,后在旁建新路通入二马路市场,故有后来的“新街”之名。新街旧街是以前肇庆的“商贸中心”,这里的市场至今还非常繁荣,是肇庆小商品、服装、食品等的批发市场聚集地。

老街里活着的文化

如果说宋文化是肇庆历史文化的代表,那么包公文化就是肇庆宋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而在肇庆的老街中,包公文化的体现变得更加真实、生动。包拯掌端州政三年,为政清廉,甚有政绩。肇庆人民中城门旁的米仓巷内,包公井是当年包公在城内打井7口其中之一,改变居民历年来饮用西江河水或沥湖水的习惯,减少疾病的发生。丰济仓记录了包公储粮备荒的功绩。而在街头巷尾,人们耳口相传的包公的传说,更是包公文化在肇庆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最好表现。

老街的美还在于闲居于此的百姓。在十字街,大商铺大多已经荒废,骑楼的上层零星住着一些人家,底层一楼还开着很多小店。其间有一名曰“抱璞居”的小店,装修得古朴典雅,柜台上摆放着各种文房四宝,历史的气息弥漫出来,令人沉醉。店门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独自坐在竹椅上怡然自乐地喝早茶。在与老人目光交错之际,那满是皱纹却依然生动的脸,还有那坦然的神情,纯净的目光,令人怦然心动。

如今在肇庆的老街,当初当初繁华的商业中心及威严地政治中心已在岁月的流沙中越来越淡,取而代之的是民居、零星的古玩店、老手艺店等,偶尔穿巷而过的孤寂粤曲小调,以及字迹依稀可辨的商号石匾,在穿梭其中的汽车摩托车的马达声中,更透出了古朴沧桑。

文图:郝蕊 张水生

       为了更加真实记录当今社会的各个层面,我们希望透过镜头下的影像,把一个真实肇庆的人和事介绍给大家,欢迎你把自己用镜头记录的“肇庆影像”图片与网友共同分享。现征集线索及图片,图片内容以社会各个层面的人物为拍摄主对象。  
        联系方式:0758-2722284
        邮    箱:381188602@qq.com
        联 系 人:蔡丽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西江日报报业成员企业 肇庆市西江报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江网) 版权所有(C)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粤ICP备09102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