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肇庆
2014>8月22日>

导读:
始建于1933年的翕庐,经过了81年的风雨洗礼,仍然静静矗立在西门斜坡坡脚。门前是繁忙的正西路,每天从早到晚都是车水马龙,来来往往的市民对这座绿色琉璃瓦作屋顶的历史建筑似乎已经熟视无睹。然而只要你说起“绿瓦坑”,很多肇庆人都知道说的就是余汉谋故居“翕庐”。

西江网版权稿件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实习生 梁惠明  编辑 莫乃炘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访余骏谋故居翕庐

始建于1933年的翕庐,经过了81年的风雨洗礼,仍然静静矗立在西门斜坡坡脚。门前是繁忙的正西路,每天从早到晚都是车水马龙,来来往 往的市民对这座绿色琉璃瓦作屋顶的历史建筑似乎已经熟视无睹。然而只要你说起“绿瓦坑”,很多肇庆人都知道说的就是余汉谋故居“翕庐”。

走近这座文化与艺术熏染着的别样建筑

翕 庐,端州人俗称“绿瓦桁”,因为其绿琉璃瓦顶得名,曾系国民党高级将领余汉谋(最高官至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兄长余骏谋的宅院,现址为肇庆市正西路45号。 主楼楼层高大,开间宽广,以花岗岩作墙裙,中心部分用两条大圆柱托起前廊,施仿木斗拱、雀替,额枋饰彩绘图案。东西两边各有附楼一座。建筑物顶部的转角及 檐下施仿木斗拱。室内用水泥梁架,砖墙承重。楼中部设东楼梯,后部设西楼梯。有砖砌围墙,花窗饰宝蓝方瓶状栅栏瓷塑,牌坊式门楼,三开间,门额嵌云石阴刻 “翕庐”。

绿瓦桁墙体为水磨青砖所砌,斗栱是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窗户为西式上下推拉和定位的木窗、百叶窗。楼板为钢筋混凝土捣制,上铺进 口彩色拼花马赛克阶砖,据图书馆李主任透露,这些用料皆为从南洋(今东南亚)以及香港进口,在当时可谓绝无仅有。绿瓦桁后花园种有四棵龙眼树,树龄已近百 年。除此之外,还遍植花草,建造石山、水池等,优雅美观之余,盛夏时节亦倍感清凉。

关于翕庐,多少过往故事几人知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年轻人似乎只知道这里是肇庆市图书馆翕庐分馆,而年老的公公婆婆提起这座被定为肇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除了说:“这里是余汉谋哥哥的故居”以外,也就只有关于它的一些零星的片段。

根 据资料所示,1949年10月18日,肇庆解放。10月27日,中共西江地方委员会机关设在绿瓦桁。 1967年9月2日,以绿瓦桁为契机,震惊南粤大地 的“九二事件”爆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绿瓦桁是高要县公安局办公之地。1993年9月28日,高要撤县设市,公安局搬到南岸镇办公。此后,翕庐除了每年 必要的维修以外,不再对外开放。

几经周折,记者终于得知余家尚有后人留在肇庆,可惜当记者按照街坊的指引来到余老伯以往常常出没的“榕树头”(翕庐附近的大树,多有老人在此消遣)时,在场的梁伯告诉记者,余老伯已经过世几年了,而余老伯的子女也已搬离了城西。

绿瓦桁建筑整体恢弘大气,以传统民居形式和总体中式园林布局的基础下巧妙融入西方建筑特色,典雅堂皇,隐约可见当年余家在肇庆乃至中国的威势,至今仍是西门一带的标志性建筑。81个春秋过去,翕庐此前的故事,已经在时间的冲刷下,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

以对外开放图书馆角色 翕庐在延续新的故事

然而,翕庐新的故事正在延续。 2004年12月27日下午,定居台湾的余骏谋女儿余佩珍代表余氏家族将绿瓦桁捐赠给肇庆市人民政府。2005年2月3日,绿瓦桁作为肇庆市图书馆筹建处正式挂牌启动;9月,正式对外开放服务。

除了将建筑内部已经腐朽的栏杆楼梯作加固翻新维修外,大至整体建筑构造,小至一砖一瓦,都仍然保留当年的原貌。

时 至今日,作为肇庆图书馆的分馆,翕庐每天都给周围的居民以及周边学校的学生提供借阅服务。正在阅读报纸的刘老伯认为,城西娱乐休闲的场所很少,老人小孩到 翕庐来看看书既可以打发时间也可以增进知识,而且夏天不失阴凉,很是舒服。翕庐分馆办公室的李主任告诉记者,为了给西区居民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及提供休 闲阅读场所,即使如今肇庆市图书馆已经建成并且投入使用,翕庐分馆仍然会继续开放。

无论是1933年时余骏谋的大宅,上世纪80年代的公安局,还是2014年的图书馆,翕庐都在原地静静守候,续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记者手记

从1933年时余骏谋的大宅,到上世纪80年代的公安局,再到如今年的图书馆,我想这是翕庐走过的岁月,算不上多么光辉,然而也不平凡。我想这多像一个人的故事,不断地换角色,他(她)做过别人的故居,壮年时也用来做过公安局,如今年老了走文艺范了,成为了图书馆。如今,比人长久的它还依然在原地静静守候,只是我们换了,它依旧在用岁月续写着故事。未来是什么,谁知道呢?


走读肇庆
往期视点
热点话题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西江日报报业成员企业 肇庆市西江报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江网) 版权所有(C)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粤ICP备09102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