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 报料热线

本期主题: 端砚工艺家黎铿 (第七期)

黎铿,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63年参加工作,著名端砚工艺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中国制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亚太手工艺大师。创作端砚作品有《星湖春晓》《百鸟鸣春》《七星岩古今名刻》《中华九龙宝》《97七星迎珠砚》等等。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大师网上行,我是主持人周文博。今天光临我们本期节目的嘉宾是中国制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亚太手工艺大师,黎铿老师。您好,黎铿老师。

黎铿老师:谢谢,你好。

主持人:欢迎您作客我们的节目,首先和我们的网友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黎铿老师:各位网友们好。

主持人:我们的黎铿老师呀,对于我们肇庆人民来说,乃至全国人民来说真的是家喻户晓,是我们肇庆人民的骄傲。

黎铿老师:谢谢。

主持人:那么今天也非常荣幸地能够跟您这样面对面的见面了。那么我想请问一下黎铿老师,您从事这个制砚行业有多少年了。

黎铿老师:我从事制砚行业,从1963年9月份到现在,已经52年了。

主持人:有五十多年呀。

黎铿老师:对啊,我还没算那段砚坑开采砚石那一段,那也有一年多的经历的,所以加起来一共是53年了。

主持人:53年呀,我们都知道这么多年来您可以说是硕果累累、成就辉煌,那么为什么您会选择一个在当时,寥寥可数的这样一个制砚行业呢?

黎铿老师:我是这样的。当时是60年代,那时候我们就服从分配的,当时也没什么选择,都是按照组织上面的安排,吸收我们到肇庆市工艺厂当学徒。那时候60年代工艺厂是一个地方国营的厂,那里有端砚、象牙、红木、檀香扇,另外还有编织几大类的,所以我们端砚就是工艺美术厂里面的其中一个品种。那是60年代初的时候很多年轻人都很喜欢工艺美术行业,我觉得能够被吸收到工艺厂里面当一个学徒,我感到很荣幸,是这样的。

主持人:那你进入这个工艺厂,除了兴奋、高兴,您还有什么样的体会?

黎铿老师:我觉得进了工艺厂,老实说也是一种荣幸。我对师傅是相当尊重的,因为他传承了技艺给我,所以我们当学徒的时候,老实说也是一心一意地学艺的,因为当时的社会比较简单一点,就没有现在那么丰富多彩,所以我们除了平常认真跟师傅学艺以外,说实在话,那时候我晚上都是回车间睡觉的,晚上就拿师傅的作品来看啊,看看刀工怎么表现啊,看看那个线条怎么处理啊,看看那个内涵是什么东西啊。老实说,上班时候看,业余时候看,晚上睡觉之前都看,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另外我学习工艺美术的技艺也不简单的,因为工艺美术,它是手工的艺术,手工表现得不好,那个做得好不好使,真的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方面我们年轻的时候真的是很认真地学习,当时我们年轻的时候当然是豪情满怀吧,所以都想在这个方面做出一点成绩来。

主持人:进入我们肇庆工艺厂就开始接触这个端砚了。

黎铿老师:对对对。听他们分配,他分配我到哪个车间,我就到哪个车间。我没有分配到象牙,没有分配到檀香扇。当时我的师傅罗星培、罗均培,他也看过徒弟的,他喜欢我跟他那我就跟他了。所以我就认认真真地跟师傅学艺的。

主持人:我们黎铿老师说得非常的,就是告诉我们的都是积极向上的。那我们想知道有没有苦的时候。

黎铿老师:有,学艺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说实在话,学端砚雕刻,我们首先要三年学徒,然后做的作品合格了,能经过厂的同意、研究,才能满师,这就叫出师。但出师以后还有一年要跟师傅,叫做哀师,一共有四年,才能真真正正自己独立制作。因为我觉得端砚手工艺,说实在话,也很费精神,很费劲。一个要体力,一个要脑筋。

主持人:要去采石对不对。

黎铿老师:采石是前段的,先吸收你到工厂里面。我告诉你啊,学端砚这一行,一进厂里面,不是让你先跟师傅的,先让我们去现在那个叫纪文局以前叫砚坑,那时候我们派到麻子坑去开采砚石的,挑水上山、打石头、拉石碎,什么艰苦的工作都有做。为什么要这样,因为一个要锻炼我们的意志,另外,通过开采砚石那么艰辛见到一方好的砚石,真的是得之不易,长期回报。另外,经常接触使我们懂得砚石的生长规律。另外知道哪一层是好的,哪一层是不好的。我们通过向师傅学习,要向老师傅学习,一步一步最基础的东西学习。所以我们这一辈人应该,客观来讲基础还是比较扎实的,是这样的。

主持人:我听了黎老师您的讲解,您让我们知道了就是每一块砚石都是来之不易的。

黎铿老师:对对对。

主持人:是吧。只要我们亲身去体验了这个采石的经过,才会更加用心的,而且去珍惜的去做每一块端砚。那我们想知道,黎铿老师,跟我们讲解一下,咱们端砚的制作流程是什么。

黎铿老师:我觉得端砚制作流程比较复杂。第一个,首先要认识材料。那个材料好不好,你选得对不对,这个是你怎么去因材制作的一个关键的步骤。第二个,就要做那个砚杯。砚有各种各样的造型,不像现在都是天然的,它有鼓形的,有方形的,有圆形的,有侵蚀的等等等等,很丰富多彩。以前我们60年代是没有机械的,都是一块石头拿出来以后,你先用水洗,洗完以后看看哪个地方最漂亮,找到以后呢你就要考虑那个造型,造型要什么形状好,是这样的。造什么形状都是用手工一琢一琢地慢慢打出来。光是这个砚杯,说实在话,这么大四英寸的,起码都三到四天。因为你慢慢打的时候,怕它会裂,怕它会崩。你要知道我们去山里开采石头那么辛苦才能知道石头的名贵啊,所以做起来很小心。以前做端砚的,光做砚杯都要几天的,也是很辛苦的,这个是第二个步骤。第三个步骤就要设计。既然砚杯出来以后,具体要雕什么东西,花鱼虫鸟,山水人物,龙凤走兽,书法篆刻都有,但是你要怎么去做,怎么设计,这就要看你们这个设计的水平和创意的水平是怎么样。所以我们当时一起,几个师兄弟,就是大家都拿着石头出来,每个人都设计得各有各的特色,这样就体现了端砚的艺术是丰富多彩的,风格特色。另外,还有第三个就是刀工。刀工是很重要,刀工是砚的灵魂。好像我们说话一样,如果你不懂笔的,不懂墨的,怎么处理,根本就写不出好的作品,这一步要很大的创意,这个是我个人的体会。所以端砚那个刀工是相当重要的,刀工水平好不好就决定作品能不能成功。所以第三个就是我们要用高浮雕呢,还是用浅雕呢,还是浅雕篆刻双结合呢,怎么样,那部分工多一点,那部分工小一点,整个设计构图布局怎么是整体感,它们应该怎样去表现,怎么去体现内容,能够形式和内容统一。这个也是刀工表现相当重要的一个手段。 第四个就是打磨。第五个就是包浆,也是很辛苦的。特别是雕刻这一个过程,基本上一个作品好不好,你刀工好不好,雕刻的技艺高不高,关键就在这里。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很多端砚很精美绝伦,包括我们以前老一辈的端砚艺术家所做的作品,一看它除了设计构思创意以外,那个雕刻的表现的技艺是相当丰富多彩,而且很精致的,是吧。

主持人:我们这是外行啊,就是我们听也知道,刀工就是我们端砚的一个灵魂,那我们想问一下黎铿老师,您在这个制砚的过程当中,有没有遇到过瓶颈呢?也就是我们年轻的制砚人最基础的一关又是什么呢?

黎铿老师:我觉得呢,按照我自己从业的经历,一个我觉得一定要把我们传统的优秀技艺和创意,先继承起来。好像我们跟罗星培大师,罗均培大师他们都是我的师傅,他都是一刀一刀手把手地教我们的,是这样的刚刚开始。先教做工具,工欲善必先利其器,那个刀做得不好,没用,要处理处理不好,没用。所以我们第一天进场的时候老师傅说‘你们不要做,先看个三天,你才能做。’三天后,他就叫我打工具。没办法,这是手工艺不能没有工具工具不好。是不是啊,决定你的成败。另外瓶颈是什么呢,我觉得瓶颈还是学艺过程。我们从一张白纸,怎么盖出那么丰富多彩的图案,有一个起步的艰辛。说实在话,我当初跟师傅学,我都想把那些精湛的技艺、那些传统的创意一下子学好,但是不行啊,因为你基础太差了。所以有一次我雕一条那个壁虎,我的师傅笑我,笑得我都觉得不好意思。他说‘黎铿啊,你那个壁虎好像那个药店那一条一样,没动态的,就直的,不灵活,没有动感。’师傅笑我,哎呀那么多徒弟笑我,我当然不好意思啦。但是我觉得呢,师傅笑我也是为我好,所以我后来就把自己那些,年轻人还没结婚就马上回床睡觉了,看看师傅他的功夫在哪里,他雕的东西怎么这样生动的,我缺乏在哪里。所以这是一个瓶颈的问题,所以发展到一定时间呢,我对传统的技艺我必须要学深学透,要学好,就继承传统优秀的基础上,我觉得瓶颈问题,我们还要学习工艺美术的造型基础,要学国画,要学油画,要学雕塑,要学那个工艺美术的造型理论,等等等等,丰富我们那个技艺内涵。我觉得突破瓶颈最关键,还是学好传统工艺美术那一套优秀的基本道理,还要学习那个美术的造型的基础和文学的综合能力,所以我们生活中发现更多更优秀的更好的题材内容,丰富我们端砚艺术的文化品味。我觉得这才是走这条比较正确的路,我自己个人实践是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不但要理论,还要联系实际,我们把工业美术的造型基础结合我们端砚的技艺和文化,那就如虎添翼了,我们跃上那个新的台阶。

主持人:黎铿老师,我看过您制作那个端砚,那可真是精美绝伦,而且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我们就想问一下黎铿老师您觉得就是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制砚大师呢,那么咱们年轻的制砚人应该注意哪些或者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才会走得更远呢,给我们传授一下经验。

黎铿老师:我知道,其实我刚才讲的就是很好的经验,如果他们年轻的能够理解我刚才谈的话而且认认真真地去实践,我觉得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现在年轻人我觉得呢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学好基本功,不要浮躁,你们有的是时间,特别是现在国家对文化事业那么重视,我们端砚的产业,端砚的艺术不断地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那里有新的准备,不要太浮躁,我是觉得年轻人应该有慢慢地‘啃骨头’的精神,我觉得这样也是成功的路其实。

主持人:那我们知道这个咱们端砚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已经逐渐成熟了,尤其是作为咱们砚都肇庆啊那可谓是,百花齐放人才济济,所以黎铿老师我们想问一下,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咱们肇庆的端砚和其他地方的砚台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黎铿老师:我觉得呢,肇庆的端砚和其他地方的砚台,它有不同的地方。第一个,材料不同。材料很重要的,比如说,安徽的歙砚,它材料也不同,包括石的颜色,石的石品,石的硬度都不同。山东红丝砚,它也有它的特点,有些适合做高浮雕,有些要线雕、浅雕,每个不同,但是我觉得呢,有一个不同的特点,各个砚种都有它的地方特色和地方风格。所以我觉得雕刻的技艺表现手法也各有所长,所以我觉得端砚发展到今天,我们要有自豪感,但是我们要虚心地去学习外省砚台那些优点来丰富我们端砚的文化和技艺,我觉得这就是一条正路。

主持人:黎铿老师说得非常的谦虚,我们要向别的地方的砚台学习,各有各的特色。那么我们知道这砚台是历史悠久、久负盛名,但是随着石材的开发可以说是越来越少了,其实这个老坑和这个坑仔石材制作的端砚甚为珍贵,那么有些朋友就想问,那么是不是以后就很少有机会来入手这些绝版的端砚了呢,那么黎铿老师您是怎样看待今后端砚市场的发展呢。

黎铿老师:我是这样想的,因为端砚的砚台是十分名贵的,而且资源有限,国家有计划地封起来,我觉得对今后端砚事业那个长远的发展持久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说实在你刚才提到的老坑、坑仔、麻子坑确确实实是越来越少,特别大的、好的,很多都和以前不同那个数量了。这个必须要提高我们技艺人员、端砚艺人那个创作设计和雕刻艺术的水平。为什么这样呢,我觉得好的端砚,每一块石头包括老坑、坑仔、麻子坑,它是不可能重复的,因为它每一件都是个性化,你想找一件重复的、特别好的基本没有,我干了几十年端砚,你说要重做一件《星湖春晓》那是不可能的,图案可以仿,但是材料的特点不能仿,所以说每一方端砚都是珍品,就关键我们艺人怎么去运用它,怎么去设计它,怎么雕刻它,怎么把它赋予更新、更好的文化内涵。这样我觉得市场还有的,越少,物以稀为贵啊,不要以多为好,材料越来越少,但是我们怎么去利用它,利用好它,我觉得这个市场还是有的。多不一定好事,少而精我觉得才是好事。那提高大家水平,互相竞争,是不是啊,互相提高嘛,怎么不好啊。

主持人:谢谢我们的黎铿老师,那么能遇到一块自己心仪的端砚不仅需要缘分,更需要珍惜制砚人的每一滴心血。一方名砚的背后都蕴含着工艺师含辛茹苦的成就历史。那么今天我们通过黎铿老师的讲解,相信大家对端砚又有了一份感悟,对制砚工艺师多了一份尊敬。那么我们再次感谢黎铿老师在百忙之中,来为我们大家来讲解端砚的知识。

黎铿老师:没事没事。我这是没什么,有感而发,把我个人的体会和大家共享,希望我们的端砚事业不断去创造辉煌就行了。

主持人:那我们再一次谢谢黎铿老师的到来,也感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本网站由肇庆市西江报业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822619110